贵民镇重大民生信息

2020-07-22 17:14

贵民镇位于南江县城东北部,距县城51公里,毗邻陕西省汉中市碑坝镇、通江县诺水河镇。西接桥亭乡,南连赶场镇,北邻神门乡,平均海拔1150米,幅员面积143.6平方公里,16行政村3个社区,其中贫困村7个(土潭河村、双田村、铧厂村、黄峡村、高岩村、红珠村、郎坪村),全镇共有村干部59人,有基层党支部23个,正式党员394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34户887人。全镇农村低保共453户1085人,城镇19户28人,五保67户67人。

一、建档立卡分布情

全镇户籍人口2552户9115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81户1788人,其分布情况为:铧厂村13户53人、茶园坝村18户65人、黄柏垭村19户80人、蟒洞坝村4户19人、双田村22户86人、土潭河村27户108人、长沟村19户69人、草坪村15户49人、大垭里村31户124人、高岩村43户170人、黄峡村38户156人、三园村 33户116人、红珠村41户124人、九岭村29户97人、郎坪村74户267人、新立村55户205人。主要致贫原因:因病、因学、缺资金。脱贫情况:2014年脱贫88户365人,2015年脱贫82户349人,2016年脱贫42户294人,2017年脱贫102户365人,2018年脱贫119户439人,2019年脱贫49户135人。

二、经济社会情况

自脱贫攻坚以来,我镇通过各项扶贫项目的实施,基础设施和农户生产生活环境稳步提升,社会经济稳步增长,特别是GDP和固定资产投资显著提升,实现人均纯收入达到12743元。

(一)狠抓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以来,乡党委、政府多渠道、多层次向上级相关部门争取惠农政策、惠民项目,不断改善道路、饮水、住居等基础设施。一是建设道路网络。新建桥梁4座。全面实施村道路硬化工程,目前全镇16个村村村通硬化路。二是安全饮水建设。加大安全饮水项目投入,通过分类实施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实现户户有安全用水。三是改造农村电网。全镇全面实施农网改造项目,县农网公司从2017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对全镇所有农户全面实施农村农网改造,确保农户安全用电四是改善住居环境。通过实施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地灾避让搬迁和土地增减挂钩等项目全面解决我镇农户安全住房问题,全部消除危房户。五是提升公共服务。我镇16个村村村建设有标准文化室、卫生室,建设标准乡中心学;村村新建设宽带网络;建设15座宏基站;建设11座4G基站;户户通广播电视。

(二)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因村制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收方式,确保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巩固脱贫成效。2019年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13.02元,增速12.9%,高全县平均增速3.1个百分点。

一是突出特色产业引领。充分依托生态资源优势,高岩村发展汇滩大叶茶1600亩,建大叶茶苗圃35.4亩,建茶叶加工厂2个700余平方米,新植猕猴桃200亩,养殖南江黄羊300只,养殖蜜蜂600桶。双田村新植青脆李500余亩。黄峡村新植黄花300余亩、板栗700亩,发展南江黄羊360只,养殖大户6家。三园村以田园风光发展稻田养鱼150亩,新植核桃548亩,订单种植灯笼椒180亩。大垭里村发展核桃900余亩,订单种植灯笼椒100亩。草坪村养殖巴山土鸡5000余只,种植水果440亩。

二是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与南江县环永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规模发展灯笼椒,取得初步成功,种植户人均增收200元;引进四川蜜李天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土地在三园村、大垭里村、草坪村种植脆蜜李1100亩。

三是突出产业政策扶持。争取强农特惠普惠政策资金,实施退耕还林、扶贫产业扶持基金“四小”产业到户项目、小额贴息贷款、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项目、集体资产管理试点项目,基本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目标。

(三)狠抓民生福祉保障。在教育、医疗、就业、低保等方面狠下功夫,实施“三免一补”政策,全镇无一教育阶段适龄儿童辍学。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全覆盖。争取就业扶贫政策,缓解了贫困户就业压力,实现了部分人员在家门口务工的愿望,加快了脱贫攻坚的步伐。

三、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通过实施五个一批(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帮扶措施,推动产业发展、住房保障、社会保障、教育保障等项目落实,把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确保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

通过提供就业信息,开展就业培训,技术服务指导等方式,推动贫困人口就业。使得贫困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占建档立卡贫困户的2/3,主要分布在陕西、山东等地,以从事建筑行业为主,人均收入均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收入标准,截止2019年全乡外出务工人数占比提升到66%

1、以产业发展及就业促增收。按一村一品的思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特色产业发展力度,确保持续增收。以核桃、茶叶和南江黄羊等特色产业为主导,同时注重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如:汶川青脆李、甜柿子等新产品。做到乡有核心产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四小产业。

2、加大产业资金投入。一是落实扶贫产业小额信贷239户,发放产业扶贫小额贷款839万元。二是建立产业发展扶持基金296.56万元,7个贫困村每村30余万元,共计238.02,非贫困村共计58.54万元。三是落实产业发展奖补资金,2017年2018年贫困户产业到户资金按照已脱贫400元/人、当年脱贫户1000元/人、未脱贫户600元/人的标准全部发放到位,2019年脱贫户按照1000元/人补助到位。

3、低保兜底保障。目前我乡共有低保453户1085人。

4、户户有安全住房。2014-2018年我镇通过实施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地灾避让搬迁和土地增减挂钩等项目全面解决我镇农户安全住房问题,全部消除危房户

5、义务教育有保障。一是全面落实“三免一补”政策。二是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基金救助。三是全面落实“送教上门”措施。四是全面落实“控辍保学”责任确保我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入学,入学率达100%。

6、基本医疗有保障。2019年贫困人口481户1788人全部由财政代缴医疗保险(新农合),并参加大病保险。提高贫困人口报账标准,县内公立医院住院自负费用不超过10%,实际负担在6.3%左右。符合一二类门诊慢性特殊疾病患者,经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医保部门鉴定后可享受门诊慢性特殊疾病保障政策;一类26种门诊特殊疾病,每年可按照1000-2500元/人实行限额结算,二类门诊11病种,医疗费用由医保先报销60%,医疗扶助基金再解决30%,个人自负不超过1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