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坝镇“农民夜校”暨远程教育 2018 年度教育培训计划

2018-09-12 15:11 来源: 南江县关坝镇人民政府 作者:关坝镇人民政府
  为进一步增强“农民夜校”教育培训的规范性、科学性,更好地推动脱贫攻坚,根据我镇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主要任务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县委农业农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按照政治引领、需求导向、分类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对当地群众进行全覆盖培训,积极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学文化、学政策、学技术、学法律,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科学素质、法律意识和致富技能。原则上每所“农民夜校”平均每月开展集中学习2-3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贫困村夜校对贫困群众开展针对性强的脱贫培训,确保有条件的贫困户掌握1-2项实用技能,尤其是教育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二、教学内容
  时事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技能、文明新风、文化科普。
  三、教学实施
  (一)细化课程设置。对“专题科目”中“适合当地的农业生产种养殖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技能”两项课程,要根据各村产业发展实际和农民群众脱贫需求灵活机动选择和细化。
  (二)灵活教学形式。强化镇中心校示范带动作用,教学形式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和网络教学。课堂教学主要通过集中讲解、分片学习、分组讨论等方法授课答疑,按照10至15分钟标准开设“微课堂”,适当结合典型宣讲、文体娱乐等活动。现场教学主要通过现场演示、实践操作、实地体验等方式帮助群众更加直观地掌握讲授知识。网络教学主要依托远程教育综合服务平台、“数字电视+互联网络”、南江智慧党建“农民夜校”专栏以及其他智能终端等平台,满足农民群众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外出务工农民学习需要。
  (三)注重利益联着力强化“农民夜校”与农民群众的利益联结,精准对接农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利用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以及“乡村道德银行”等载体,激励群众参加培训。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要发挥“传帮带”作用,发动家人、结对联系户等一起学习。推广“四点”办学模式,实行培训内容由群众“点单”、培训方式由群众“点选”、培训教师由群众“点将”、培训效果由群众“点评”,进一步提升“农民夜校”实效。
  (四)科学教学评估。建立健全教学培训工作台账, 对教学组织实行全程纪实管理。镇农民夜校领导小组每半年对各村进行1次教学评估。其中,教学组织评估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夜校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教师、培训时间、培训教材、组织管理以及群众学用情况等进行评估;群众学习效果评估采取组织考评、教师点评、群众互评等方式,对参训出勤、学习纪律、成果转化等情况进行考评。对教学评估优秀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效果较差的要限期整改。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教育培训组织领导。各村要将开办农民夜校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把搞好教学培训作为提高办学水平的重中之重,与其他各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
  (二)强化基层组织主体责任。村级党组织和贫困村驻村工作队要认真履行具体责任,切实做好需求收集、教学组织、效果反馈、设施管理等工作。村级党组织负责人、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长要把农民夜校工作牢牢抓在手上,认真做好教育培训的日常组织管理。村组干部、党员要充分发挥带学帮学作用,带头参加教育培训、帮助群众提高学习成效。
  (三)统筹筹做好阵地、师资、教材保障。充分发挥“1+6”村级公共服务设施作用。重点从基层干部、驻村工作队干部、“土专家”、“田秀才”、老党员老干部、致富能人、学校教师、医务人员等人员中择优选聘专兼职教师到夜校巡回授课,原则上村级师资库入库教师分别不少于6 人。按照教育培训计划,坚持“系列化立题、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协作”的教材开发机制,灵活运用图画展板、影视广播等多种形式,及时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实用教材,切实满足夜校教育培训需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