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2021-10-27 14:10 来源: 县政府

为推动南江县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发展高地和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依据《巴中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南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共南江县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发展高地的决定》(南委发〔2021〕15号)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

“十三五”时期,南江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了全县科技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创新环境全面优化。出台《南江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提质增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意见》等系列文件。争取四川大学、川农大、省农科院、省林科院以及巴中市绿色农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等大专院校高层次人才来南开展工作,帮助企业解决科研和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推广新技术、新模式,培训本土科技人员。

——创新活力充分展现。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家,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2.5亿元。培育省级瞪羚企业1家,实现巴中市瞪羚企业培育零的突破。新增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9家、国家级星创天地2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科技创业孵化器1家。推进巴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建成南江黄羊、南江金银花、南江核桃等产业集聚示范区3个。

——创新服务成效显著。建成“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南江县运管中心,征集县级入库专家331名、信息员1426名,完成技术咨询13002次,培育在线专家信息员3000人次。深入开展“三月科技之春”“五月科技活动周”“五送三下乡”等科技科普活动。涌现了梁大海、蒋超群等农村创业骨干群体和贾正贵、陈渝、鲜文全等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

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面临形势

“十四五”期间,我县科技事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纵观全局,有利因素占据主流。

——发展机遇。国家、省、市、县委、县政府对科技事业作出的战略部署为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遵循。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国省市政策对南江发展的支持,为南江科技事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城镇化进程加快,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对科技事业同步跟进提出了新要求。信息化水平的突飞猛进,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新支撑。

——面临挑战。南江基础差、底子薄、欠发达的基本县情没有根本转变,科技发展基础薄弱、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仍然有限;R&D经费投入和投入强度总体偏弱,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科技资源尤其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稀缺,全县无一家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落户我县的重大科技项目凤毛麟角;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产学研合作成效有待提升,科技产业金融“三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规模偏小、发展速度偏慢,科技引领社会发展作用不凸显。

面向未来,教科体系统必须胸怀两个大局,辩证看待新发展阶段科技创新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给科技创新工作的新特征新要求,把握发展规律,保持战略定力,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科技的重要论述,按照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和县委十三届第二十二次全会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文旅强县、和美善治、同步振兴”的发展路径,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推动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科技强县,为推动建设生态经济发展高地和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南江注入大引擎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服务发展大局。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主动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南江大局。

——坚持以人为本,满足群众需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价值取向,以发展之举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坚持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活力把改革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增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和实力。

——坚持科学统筹,促进协调发展。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促进科技事业全面协调、高质量发展。

——坚持安全第一,筑牢发展底线。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不断提升安全生产防范能力,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筑牢科技事业现代化建设安全保障。

第三节  发展目标

2025年,深化与成渝地区的创新合作,创新驱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南江县基本建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创新主体、平台、载体为支撑的技术创新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处于全市前列,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实现倍增,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大幅提升。科技人才培育卓有成效,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水平不断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在旅游、医疗健康、金融、商业、社会治理等领域实现深度应用,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成为全县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创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日趋完善,形成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崭新格局。

第三章  主要任务

——聚焦产业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构建绿色发展动能强劲的现代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以关键技术、工艺、设备的优化升级,重点突破石墨和霞石新材料、食品加工、生态种养等关键技术,突出文旅康养主导产业推动模式创新,突出种养循环特色产业推动技术创新,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集成创新,切实提升我县主导产业竞争优势。

——推动成果转化,提升科技惠民效能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助力乡村振兴。打好秦巴山区种业翻身仗,突破南江黄羊、南江金银花、南江大叶茶、南江核桃等特色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农业科技和装备应用推广。以服务和改善民生为取向,加强技术集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健康南江建设科技支撑,推进先进医疗技术集成应用。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打造一批智慧楼宇、智慧小区、智慧社会。在社会管理、公共安全、智慧旅游等领域实施民生科技示范工程,力促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民众、惠及民众生活。

——依托重大项目,力求关键技术突破。组织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综合运用集成创新手段,精心策划统筹现有科技资源,着力开展科技攻关,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着力增强南江在新材料、科技服务业等重点高新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在创建省级创新型县城中的城市产业承载和创新能力。

——强化创新创业,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着力点,积极推动政府、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创新互动、资源整合,通过实施“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展“院士专家巴中行”和“厅市工作会商”,打造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投融资、科技服务、创新创业等科技创新平台,突出公共效应,有效支撑南江科技创新。到 2025 年全县建成省级孵化器 、省级众创空间、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5家以上。

——培育创新主体,提升创新能力。围绕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进行重点培育,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资金、人才、科研成果等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向企业集聚,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引育创新人才,实施人才工程。打造创新人才聚集洼地。深入实施“巴山优才计划”“百千万引才工程”,用好《关于鼓励南江籍在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回南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力引进高端人才。优化调整人才结构, 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创新人才交流合作。实施创新型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培育一批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实施更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 搭建南江引进国境外高端紧缺人才、聚集创业创新人才的综合平台。大力实施创新人才激励政策, 完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特殊津贴制度, 出台高层次人才在住房、教育、医疗、户籍、配偶安置等方面配套政策。强力推进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所有制改革试点。

第四章  组织实施

第一节  加强党的领导

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创新发展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县推进科技创新专项工作组,推动科技创新工作落实。加大对创新驱动发展、鼓励科技创新的重大政策举措的宣传宣讲力度,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讲好创新故事,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勇于探索、包容开放的创新氛围。

第二节  加大经费投入

完善财税政策支持机制。加大财政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建立科技研发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推广使用科技创新券,对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高端人才(团队)引进给予重点支持。增加科技研发经费预算。将科技研发投入纳入财政年初预算。引导社会资本流入科技创新领域,放大公共财政投入的撬动效应。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更多市场主体加大研发投入。设立科技创新驱动基金,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完善科技金融支撑机制。

第三节  严格监督考核

坚持把科技创新纳入目标绩效考核,大幅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增量等创新指标的考核权重,确保科技创新健康持续发展。向社会广泛宣传《规划》,提高社会公众参与《规划》实施的意识,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全社会支持《规划》实施的良好环境。

 

附件:南江县“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项目一览表

      



南江县“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类型

项目

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年限

估算

总投资(万元)

项目建成后预期成效

项目前期工作

进展情况

备注

1

新建

南江霞石新材料生产建设项目

1、矿山达到年产原矿22万吨;

2、新建年产15万吨霞石精矿选矿生产线,出口产品达到2万吨。

3年

29000

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元,产品出口创汇近100万美元。利税7000万元。

已完成资金筹措,项目建设用地征收、矿山开采方案设计、安评环评备案等;项目可行性论证已完成,可研报告正在编制中。

1、霞石精粉提纯精深加工技术研究。

2、利用霞石尾矿生产新型复合材料技术应用与产业化。

22

新建

南江黄羊跨世代优良基因组合研究

进行继代选形成新的育种群体。研究内容:开展快速扩繁(同期发情和人工授精)、继代选育,基因发掘与应用、遗传结构分析、优秀种羊选择培育、冷冻精液制作与保存、基因库建设、疾病综合防治等研究。项目执行期内,选育群优秀种羊达到500只,培育优秀系祖公羊100只,制作冷冻精液20000粒,对外推广种羊2000只;辐射带动养殖场(户)200只,累计出栏羊只50000只,产值10000万元。

2021-2025

500

通过本项目研究,形成南江黄羊新的育种群,其重要性状技术指标提高5%~10%,实现南江黄羊第二次育种。将对我国肉羊产业和乡村振兴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南江黄羊核心群现有基础母羊1800只,其中繁殖母羊1080只。为本项目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3 

新建

基于农牧业废弃资源高效利用生物肥料生产工艺研究与应用

研发全元生物有机肥料新产品、配套优化生产新工艺并产业化示范。主要内容:进一步研发高温高压罐式发酵技术;研发兼具快腐、除臭、耐高温等功能的微生物菌剂纯化技术;研发生物有机肥生产数字化给料装置;研发生物有机肥生产低温除湿干燥方法;基于作物需肥规律拟定最佳元素组合,研制专用型全元配方生物有机肥产品;建设畜禽粪污、秸秆收储点3个;新开发作物专用生物有机肥料产品3-7个;改造升级生产线,生产规模预计达到年产80000吨,产值16000万元。

2021-2025 

500 

通过本项目研究与应用,充分有效地将农牧废弃物料资源化、肥料化合理利用,从而废弃资源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研发生态种植新型生物肥料产品推动有机产业持续发展,带动种、养殖农户增产、增收,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前期,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形成合作,以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依托,成立技术小组,配备了完整的研发设备与试验设施,具备较完善的生物肥研究和生产条件,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4

新建

彩叶植物资源引进繁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

1建设玻璃温室一个1600平方米;阴棚1个6800平方米;冷库1个200平方米;改造实验室;引进一批次仪器设备30台(套)。

3

1600

可实现年产500万株种苗的生产能力;完成新品种选育及评价实验室功能,年育新品种2个以上;完成配套栽培技术措施研究及实验室检验检测功能;建立彩色植物资源圃,集展示科普与一体。

已完成长滩一期建设,初步具备资源引进和组培、扦插、嫁接等繁育技术试验条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