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11-04 19:56 来源: 县政府网站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巨大挑战,县人民政府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在县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紧紧围绕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细化落实责任,钢化工作措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回暖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同比增长3%完成预期目标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92.24亿元、同比增长5%,完成预期目标。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同比下降5%左右低于预期目标15个百分点。

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479亿元同比下降11.15%低于预期目标16.15个百分点。

5.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0.5%,低于预期目标7.8个百分点。

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同比增长5.1%基本实现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预期目标

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同比增长7.8%基本实现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预期目标

8.城镇新增就业新增3060占年度预期目标的6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的预期目标以内。

上述主要经济指标有5项达到预期目标,有3项与预期目标有一定差距,主要是疫情影响、减税降费、“四上”企业培育不足等因素影响。下半年,我们将逐一增添有效措施,力争补齐短板和差距,实现年初预期目标。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1.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一是加快项目推进。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推进年”的决策部署,充分利用南江低风险地区的有利时机,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尽早开工复工,99个应复工项目在3月底全部复工,复工率100%;30个计划新开工的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开工率100%;64个计划新开工的县级重点项目已开工55个,其中,鹿角垭隧道巴陕高速赤溪互通力争第四季度开工建设全县137个市县重点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120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57.5%。二是狠抓项目储备。新增储备项目101个、总投资321.4亿元,其中,纳入市级储备库管理项目45个,估算总投资224.1亿元。三是奋力抓好资金争取。抢抓政策机遇,奋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争取到位国省补助资金30.59亿元。储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27个、估算总投资477.1亿元,申报入库项目30个、估算总投资129.5亿元;储备新增中央投资项目121个估算总投资237.1亿元,申报入库项目53个、估算总投资85亿元,项目储备申报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2.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清零行动”,严格对标“三精准”“三落实”“三保障”要求,对脱贫攻坚以来所有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全面核查,11464个问题全部销号清零。成功承办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片区现场会,探索实施“四个搬迁+”模式获得推广南江作为全省唯一的县级普查办在全省脱贫攻坚普查专题会上交流发言,并协作拍摄国家普查“视频教学专题片”,得到国省普查办充分肯定。二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严格债务限额管理,科学合理发行新增债券将政府债务还本付息纳入预算管理,守住不发生债务逾期事件。制定落实《南江县2020年至2022年债务化解方案》,并督促相关单位落实偿债措施,化解债务风险,上半年已化解债务11.59亿元;截至6省财政厅已下达我县新增专项债券资金12.92亿元金融等风险防控有效控制。三是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统筹资金3369万元用于75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抓实23家“散乱污”企业、6处不规范建筑工地整治。扎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南威水泥搬迁关闭工作有力推进。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6%,地表水断面水质、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全县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合格率达100%

3.重点产业持续发展,绿色动能更加强劲。一是文旅经济强劲。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光雾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通过国家景观资源评审,天府旅游名县创建通过现场考核验收,南江县成功进入全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四川省第十一届(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幕在即,2020年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年会正在抓紧筹办。1—6月,全县接待游客379.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73亿元。二是农业贡献增强。特色农业产业持续扩面强基,新植南江大叶茶3250亩、低改3000亩;新植金银花3000亩;新植核桃9200亩,低改2.1万亩;南江黄羊新增出栏1.12万只,新建扩繁基地2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7个。蓝润百万生猪全产业链项目3个厂区加快建设,全县生猪存栏42万头、出栏24.6万头。南江黄羊现代产业园区成功纳入国家创建名单,南江银花申报《中国药典》入选全国政协提案。三是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大力储备抗疫应急物资,落实企业奖励补助政策,促成南慧建材、油脂公司等新增贷款 5000余万元;储备重大工业项目60个、新开工7个、竣工5个;完成农网改造项目投资1268.8万元,东榆110kV变电工程、沙滩35千伏变电站建设有序推进;新建和升级改造4G基站32个;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4四是商贸服务日益繁荣。大力开展“千万现金任您享、千万要来南江游”系列惠民促销活动,加快释放被疫情抑制的消费潜力。投放5万余张电子消费券,带动消费1700余万元积极促进新兴消费,上半年网络交易额实现2.75亿元。

4.城乡协同发展步伐加快,南江魅力风采不断展现。一是城乡品质提档升级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即将提交验收资料,城北、城西、酒厂湾片区棚户区改造有序推进,麓府商业综合体完成投4亿元,全县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4%。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持续完善,建成城市绿道5.2公里,新改建公厕9座,启动老旧小区改造5个。完成12个镇的总体规划,光雾和谷·寨坡森林康养镇完成投资5.8亿元二是乡村振兴坚实迈进成功创建红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西厢、长滩、百坪、黑池、康家岭等5个省级示范村。全力推进1个省级先进乡镇10个省级示范村3个市级先进乡镇20个市级示范村创建工作,积极争创市级先进县。分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完成30个农村“厕所革命”示范村建设

5.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动能迸发新活力。一是抓好重点领域改革。积极做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全县乡镇累计减少16个,减幅达33.3%;村累计减少207个,减幅40.12%。积极稳妥推进县属国有企业“1+5+N”和粮食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国有企业优化整合重组,全面盘活资源资产。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开展“一事一次办”改革,推进“一证通办”“一照通办”,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动态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二是持续扩大开放合作。深度融入“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布局,先后赴广东、云南、浙江等地开展小分队招商活动7批次、网络招商2批次,中农联·川陕农产品集散中心等37个优质项目先后签约落地,到位资金51.5亿元。三是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提升年”活动,建立健全县级领导挂包、联席会议、政银企会商、驻企指导员等制度,严格落实减税降费和推动复工复产一揽子政策措施,与企业携手共渡难关。一、二季度营商环境“好差评”分别位列全市第一、第二,1-6月,新增民营经济市场主体1956户,新增注册资本9.6亿元。

6.倾情倾力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升。一是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成效。扎实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先后召开应急指挥部会议22次,专题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3000余名医务人员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4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探索创新临时党支部等疫情防控机制,“十户联防”、“五个一”、民事代办等防控经验被《人民日报》宣传报道。截至目前,我县未发现一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始终保持低风险状态。二是坚定“保居民就业”。扎实开展农民工安全、健康、有序返岗“春风行动”,19.21万农民工实现安全返工复工。2135名贫困劳动力、8.3万名滞留农民工在家门口稳定就业。上半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06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三是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五大保险”参保率均达97%以上,低保对象、特困群体、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保障全面到位,784名困境儿童养育和补助资金全面兑现,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护理补贴797.1万元。荣获“四川省双拥先进县(区)。四是社会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南江县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阳光校餐示范县,成功创建国家级成人职业教育示范县,实验中学、小河职中被认定为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小河职业中学学生陈鹏发明的“一种新型万用千分尺”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中医院、保健院成功创建“三乙”,长赤镇卫生院成为全市首家通过“二乙”评审的乡镇卫生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发展机遇

当前南江发展还面临一些短板:民生支出逐年增加,财政收支压力较大;基础短板仍然突出,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脱贫成果还需巩固提升,乡村振兴任重道远。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面临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等国重大战略机持续加“两新一重”项目投资力度等诸多利好政策必须要准确把握好、用好这些重大机遇和有条件,善于从中挖掘政策、转化项目,增添动力、激发活力,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打好“三大翻身仗”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工作措施

下半年,我们将坚定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农业多贡献、工业挑大梁、投资唱主角、消费促升级”作为着力点,创新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生态经济强县

(一)加大投资力度,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持续落实好“重大项目推进年”决策部署,突出项目支撑作用,最大程度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一是加快在建项目建设。强力推进137个市县重点项目,力争完成投资205亿元以上。推动南江县光雾和谷国际康养度假小镇、蓝润生猪全产业链、麓府商业综合体、中农联•川陕农产品集散中心木涪路、米仓大道等项目上足机械人力,全马力推进,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程量,全力抓好第二水厂、东榆110KV输变电站等46个项目竣工投产。二是切实抓好项目储备。坚持量质并重抓储备,储备一批全局性、长远性的项目,力争下半年再储备项目150个、总投资200亿元以上,让更多项目挤进国省“十四五”规划盘子三是奋力争取项目资金。统筹抓好中央预算内项目、国省补助项目、专项债券项目、农发行信贷项目的申报争取,力争年内争取各类项目资金20亿元以上、争取债券资金13亿元以上;切实抓好政银企对接,确保全年信贷净投放10亿元以上,努力做大项目投资增量。四是抓好招商引资积极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深度对接川渝、川浙、川粤、川港等合作机遇,开展“小分队”招商、专题招商、平台招商,力争全年完成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

(二)深挖潜补短板,促进市场消费升级一是实施消费提升行动。鼓励支持商超、酒店、娱乐场所按照“分区分级、分时分类”的方式,办好全品类、全渠道、有特色的主题消费促进活动,形成月有活动、季有主题、节有特色的惠民促销氛围。依托25个特色文旅节庆活动,实施以节促消费,充分释放消费潜力。二是拓宽消费渠道。大力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智慧商店、网上超市等新业态新模式,鼓励支持县内企业对接营销公司,加强营销合作,采取直播带货、短视频引流、社群营销等方式,发展线上零售、餐饮等服务,打造消费新场景,提升消费新体验。三是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围绕夜食、夜购、夜娱、夜展、夜秀、夜宿、夜读、夜健等夜间消费业态,举办一批夜间消费促进活动,鼓励发展“宅经济”“夜间经济”等新业态,着力提升夜间消费活跃度。

(三)厚植绿色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一是加快发展文旅产业力争成功创建光雾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断渠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完成新建、改建旅游厕所3座培育“巴山民宿”2家创新办好四川省第十一届(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第十八届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等特色文旅活动不断壮大特色农业。抓好粮食和生猪生产,守住群众的“米袋子”和“菜篮子”。年内实现出栏生猪64万头,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1.5万亩,加快推进南江黄羊—金银花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编制1+6+N”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抓好农村“厕所革命”“四大特色产业”发展、动植物疫病防控。创新发展新型工业。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3%,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5户、小微工业企业15户;完成工业投资26亿元、技改投资10.5亿元。

(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解决好“三边村”群众出行难、就医难、上学难等热难点问题,着力培育增收致富产业,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确保脱贫不返贫。扎实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清零行动高质量推进普查试点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国家脱贫攻坚普查任务。加强公共设施营运管护,抓好东西部扶贫协作、香港定点帮扶工作,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汇聚发展之力。一是深化改革强动力。持续深化放管服和商事制度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门槛,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加快推动涉企经营许可“证照分离”全覆盖,确保企业设立登记“011”目标全面实现。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全面推进“一事一次办”改革,强化一体化政务服务。有序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完成16.6万宗“农房一体”确权,同步开展登记、颁证工作。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成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优化整合,推动股权结构多元化、法人治理规范化、运营市场化。二是创业创新增活力。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建设一批“孵化+创投”“互联网+”等新型孵化器,鼓励支持企业依托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创新平台。力争年内回引创业300人、回引资金1.5亿元以上、创办经济实体80个以上。

()切实兜住民生底线充分拓宽幸福之源。全力抓好省定30件民生实事和市10件民生实事。一是大力发展健康事业。巩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坚持常态化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力争县疾控中心成功创建二级甲等疾控机构,民康医院成功创建二级乙等精神专科医院,长赤卫生院成功创建二级乙等医院,顺利通过四川省健康促进县评估。县中医院住院大楼、县医院下两分院建成投用。加强城市间“医联体”、县域内“医共体”建设。加快推动优质医疗服务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延伸,村卫生室甲级率达到90%以上。二是全面提高教育品质。着力打造小河职中“秦巴山区职教名校”、巴中村政学院、大巴山农民工培训学校“三张名片”,有序推进县职中创建省级示范中职校。加快推进公共体育场建设。深入推进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提升教学质量,争创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三是持续夯实社会保障。全面落实国务院应对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22条”等各项稳定就业政策,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抓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拥军优属工作。加大低保兜底和社会救助力不断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赶场敬老院和精神病康复中心。四是加强社会治理。开展城乡基层治理“十大行动”,奋力开创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做好“七五”普法收官和“八五”普法启动工作,积极创建法治示范县扎实抓好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全面排查治理火灾、洪灾、地质灾害、安全生产等各类隐患,严守食品药品安全底线,扎实抓好信访矛盾化解,着力解决重点领域信访积案和历史遗留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