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情报 第四期

2024-03-18 09:50 来源: 南江县农业农村局

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要点

小麦赤霉病也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一般流行年份可减产5%—15%,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病麦中含有对人畜有毒的物质,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和产量。

赤霉病主要浸染麦穗,先在小穗和颖片上出现水渍状褐斑,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小穗,病小穗随即枯黄;当气候潮湿时,在小穗基部或颖片合缝处长出一层粉红色的霉状物(分生孢子),空气干燥时病部和病部以上枯死,形成白穗,不产生霉层,后期病部可产生黑色颗粒(即子囊壳)。小麦抽穗扬花期间若遇3天以上连续阴雨,气温保持在15℃以上,赤霉病将大流行。当前我县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随着后期降雨增多、温度适宜,小麦赤霉病发生的风险高。各地要密切关注当地小麦抽穗扬花期间天气情况,加强监测预警。要把握小麦抽穗扬花关键时期,见花打药,主动预防。要结合小麦条锈病、白粉病、麦蚜等其它病虫害的防治及时施药兼治。

防治方法:

亩用25%的氰烯菌酯悬浮剂100-200毫升,或30%丙硫菌唑乳油45毫升,或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30-50毫升,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兑水60公斤手动喷雾或兑水20公斤机动喷雾。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施药后遇雨应及时补治,如遇连阴雨,需隔5~7天再用药防治1-2次,以提高防治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