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情报 第二期

2024-02-28 11:36 来源: 南江县农业农村局

                                        立即查治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俗称“红锈病”,是我县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具有传播速度快、流行危害重等特点。小麦叶片感病后,最初表现为失绿条斑,后形成铁锈色粉沫覆盖于叶片表面,使小麦叶片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从而导致小麦减产。一般年份为害损失20%,大流行年份损失可达50%以上,甚至绝收。

我站于2月27日在正直镇凤仪村二社小麦地查见小麦条锈病,比去年提早33天,发病面积0.1亩,病田发病中心1个面积0.2m2,发病中心病株率53.7%,病叶率42.8.3%,病指3.4。当前我县小麦大部份处于拔节期,随着后期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量增加,有利于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主要病虫害发生流行。各地应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力量,加大田间普查力度,采取“带药侦查、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策略,结合“小麦一喷三防”项目的实施,抓好穗期赤霉病、麦蚜等病虫害防治,实施一喷多防技术,控制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主要病虫害流行蔓延危害。

防治技术

1、防治重点:已发生小麦条锈病及周边的田块;溪沟、风口河谷一带的田块;常发区、感病品种种植区的田块。

2、防治方法:亩用12.5%氟环唑乳油或25%丙环唑乳油20-40毫升,或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0-20克,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40-50公斤手动喷雾,或兑水15-30公斤机动喷雾。重病田隔7-10天喷药一次,直至病情控制为止。对小麦白粉病、麦蚜发生较重的田块,可以结合防治条锈病、赤霉病进行兼治,药剂可选用环丙唑醇、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苦参碱等喷雾防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