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集州街道农村居民“户均十万元收入”行动实施方案

2023-09-28 14:19 来源: 集州街道办事处

为拓宽农村居民增收渠道,保障农村居民持续稳定增收,经街道研究决定,开展农村居民“户均十万元收入”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千方百计拓宽农村居民增收渠道,保障农村居民持续稳定增收,确保到2030年辖区80%的农户实现户均增收十万元。
    二、目标任务
    坚持把持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推动产业发展、扩大转移就业、盘活农村资源、落实惠农政策四个方面为抓手,持续拓宽增收渠道,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等收入。到2023年底每个村实现新培育十万元以上收入农户5户,到2024年底每个村实现新培育十万元以上收入农户10户,到2025年底每个村实现新培育十万元以上收入农户15户,力争到2030年底辖区80%以上农村居民户均收入达十万元。
    三、增收措施
   (一)发展农业产业,提高经营性收入
    1.大力发展种植业。推广粮经复合和稻鱼、 稻虾,稻蛙生态循环模式等,引导群众采用间作、轮作等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种粮效益。持续加大茶叶春夏秋季节性采摘力度,扩大经济收益。依托现有茶园,套种玉米、红薯、马铃薯、大豆、魔芋等作物,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增加经济效益。
    2.大力发展养殖业。深入推广南江黄羊“125”借羊还羊模式, 鼓励群众发展10—100头适度规模羊场,配套种植牧草10 —50亩,户均年出栏南江黄羊5头以上。鼓励农户发展巴山肉牛产业、扩繁增养生猪,培育肉牛养殖10头以上养殖大户和零散家庭养殖户,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增产增收。鼓励农户自繁自养生猪,及时补栏、适时出栏,推行动物疫病防控、生产技术“一对一”上门指导服务,增加养殖户收益。
    3.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支持农户利用自有庭院发展“四小产业”(小种植、小养殖、小作坊、小加工),采取立体发展、交叉融合的方式,动员农户将房前屋后“空白院”、荒地等发展种植早熟或晚熟蔬菜、经果类作物。利用经果林、山林等发展林下养鸡、鸭、鹅等小家禽,利用周边鱼池、水塘、水田等发展水产养殖。鼓励本地各类工匠艺人,实行“老带新”,培育竹编、木匠,石匠等手工匠人,开设具有本地特色食品和手工艺品小作坊。鼓励农户将自家耕作机械、家庭小榨等设施,以出租,代加工等形式,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鼓励以村组形式在县城开设特色农产品定点定期销售,拓宽农业产业销售渠道。
    (二)实施转移就业,提高工资性收入
    1.稳定外出务工规模。发挥东西部和川渝劳务协作机制,深入开展“雨露计划+”“春风行动”等就业促进行动,广泛动员人力资源中介机构、用工企业上门开展专场招聘活动。围绕建筑、制造、餐饮、电子商务、机修等职业工种,开展“菜单式”技能培训,力争每年培训100人次以上,让“小学徒”变身“大工匠”,切实增加群众收入。通过开设务工专列“务工专车”等方式,为外出务工群众和用工单位提供点对点、一站式输送服务,扩大农村劳动力输出,实现有劳动力和务工意愿的农户家庭至少I人外出就业。
    2.鼓励农民返乡创业。大力实施“雁归兴巴”计划和回引万人返乡创业行动,通过召开恳谈会宣传创业政策、推介项目,引导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办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农民,组织开展“一对一”创业培训,帮助选好发展门路,提升创业能力。及时兑现相关创业补贴,探索创新出台农民工返乡创业优惠政策,拓宽创业人员的融资渠道,帮助符合条件的农户申请创业贷款,及时兑现创业补贴资金。推行创业项目、创业培训、创业指导、融资贷款等各个环节一条龙跟踪服务。
    3.促进就近就地就业。依托农业园区、在建项目,在南企业,大力挖掘就地就近就业岗位,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确保在家农户有劳动力人员均能就近就地就业。对在本地实施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交通,水利、文化旅游、林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广泛组织动员农村劳动力参与工程建设,原则上本地劳动力来源不低于50%。积极开发乡村保洁员、水管员、护路员、生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切实增加群众经济收入。
    (三)盘活农村三资,提高财产性收入
    1.盘活资产。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农户可以通过将自家闲置住房、水域、森木等资产出租给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其他租客,发展乡村民宿、庄园经济、农产品加工。
    2.盘活资源。采用委托经营、合作经营、承包经营等方式,将闲置圈舍、庭院、水塘进行出租,提高闲置资源的盈利水平。通过在新型经营主体、园区劳作务工获得报酬,让农户有收入无顾虑。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红机制,并推行公开、公正、公平的集体收益分红制度,形成新型经营主体与承包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共享发展红利,增加农民收入。
    3.盘活资金。鼓励农民将闲置资金入股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或村集体经济,按照入股比例提取分红获得收益,实现致富增收,实现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企业盈利增长的同时,尽可能让利于民,还利于民,最终使农民受益。
   (四)落实惠农政策,提高转移性收入
    1.全面落实上级惠农政策。落实粮食惠农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公益林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等惠农补贴,按规定兑现养老保险、高龄补贴政策,及时兑现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做好特困人员供养、境儿童保障等,落实医疗保障政策,及时报销群众医疗费用,做到惠农补助政策应纳尽纳、应补尽补。
    2.用好本级激励政策。健全完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把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大力宣传县级出台的有关粮油、黄羊、肉牛、茶叶、金银花扶持政策,各村(社区)要充分利用宣传栏、标语等形式,提高政策知晓率,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加大对优势种养大户培育力度。
    3.用活金融支持政策。引导发展产业的农户,及时购买农产品农业保险,避免自然灾害发生造成损失,降低发展产业的风险。通过多种渠道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我们实施了以初心贷、先锋贷、圆梦贷、振兴贷为主的巴山红色贷,并推行了“惠农通”“裕农通”、益农社点和农村金融服务站等平台。我们的目标是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作用,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抓落实。各驻村(社区)干部要定期到所驻(村)、社区进行工作督导。各职能办公室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协调联动,统筹推进农村居民增收工作任务落实。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是推进落实“户均十万元收入”计划的第一责任人,要履行职责、指定专人、细化举措,强力推进,精心抓好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二)精准措施抓落实。各村(社区)要围绕增收目标任务,统筹各种要素资源,采取有效举措,集中一切精力、调动一切力量投入到“户均十万元”计划中。广泛宣传已出台的南江黄羊、茶叶、金银花、粮油等激励措施,动员农村群众参与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来,以此推动农民收入增长。
    (三)严格考核抓落实。各职能办公室、村(社区)要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强化统筹落实,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通、高效运转的工作体系。将“户均十万元收入”计划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内容,制定科学合理考核办法及收入核算方式,年底一并实施考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