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首批两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入市

发布日期:2023-09-21 15:01信息来源: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浏览量: 【字体:  

9月21日,南江县首批两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南江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落锤成交,标志着该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正式进入市场化运行。两宗地块分别位于集州街道槐树坪社区、光雾山镇普陀村,土地面积8.98亩,实现土地收入327.22万元。按照“政府引导、民主决策”原则,入市收益在留存部分作为村社发展壮大基金后,每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均将获得入市收益分红。这是本轮国家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以来,该县积极践行巴中“三区同建”的战略路径【即在城市实行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城市新区“三区同建”,在农村实行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的重要实践。

启梦——抢抓试点机遇  形成党政工作推进合力

南江县古有“巴西外户,蜀北岩疆之称”,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山水相依,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新形势下,“三区同建”如何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政策红利,为农村土地市场指明了新方向、新路径。今年以来,南江县委、县政府主动对接、积极申报,成功跻身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四川省19个试点县(市、区)之一。县委、县政府赓即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联席会商工作机制。同时加强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的宣传力度,围绕宣传改革意义、解读政策措施、通报工作进展等,充分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市场主体参与入市试点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社会各界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逐梦——积极谋篇布局  做实做细各项前期工作

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在探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过程中,该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相关要求,广泛吸纳总结先行试点地区成功经验,结合县域乡村实际情况,坚持审慎稳妥原则,紧扣乡村振兴发展主题,认真落实“二三二”工作要求,抓住“两项前置条件”,紧盯“三项负面清单”,探索“两项重点机制”,稳妥有序推进试点。县政府组建调研工作组,先后前往重庆大足、成都大邑等地考察学习,前后4次到省厅汇报对接工作,从“室内”走向“户外”,从“固定”转向“移动”,把学习拓展到一线。紧扣入市方向,牵头部门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完善调查、测绘、登记、农村集体基准价格体系建设和村级片区规划编制等各项前期基础性工作。一方面坚持产业优先,规划先行,另一方面坚持依法取得,权属清晰无争议,先后启动了6个试点村的村级片区规划工作,初步探索形成了“1+6”试点政策体系,进一步对入市地价评估的价格、交易管理、资金管理、收益分配依据等进行明确。

圆梦——强化成果运用  探索形成可复制易推广样板

在坚决守住“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的基础上,调动乡镇、村集体和农民参与入市的积极性,强化民主决策程序,维护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经摸底走访,南江县集州街道槐树坪社区、光雾山镇普陀村两宗农村集体存量建设土地,多年历史遗留问题无法解决,村集体入市意愿强烈。在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部门的指导下,槐树坪社区和普陀村村民小组制定了入市方案,明确了界址面积、年限用途、产业准入、生态要求、价格收益等内容,入市方案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同意并进行了公示,形成入市决议,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次南江县首批两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成交,将为南江今后探索形成可复制、易推广的试点成果提供蓝本。接下来,在助力乡村振兴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南江将更大力度挖掘有集体土地入市需求的产业和村庄,继续加强与街道、村集体、企业的沟通工作,多级联动,凝聚共识,共同推进试点工作。从入市规则、路径和机制等方面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政策和措施保障,按照“成熟一宗,入市一宗”的原则,稳妥有序推进试点工作。盘活乡村闲置土地,提升利用效率,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带动群众增收,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管:中共南江县委 南江县人民政府 主办:南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南江县政务信息管理办公室
地址:四川省南江县光雾山大道党政中心邮箱:njxfb@163.com 联系电话:0827—8222268、8221339
蜀ICP备05006902号-1 网站标识码:5119220006 川公网安备511922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