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广播建设之初,以平时服务、战时应急为原则,建成以来一直发挥着平战结合的作用,实现了应急广播系统的综合利用。农技知识、健康常识、天气预警、生活娱乐等丰富多样的广播内容,已经渗透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乡村全面振兴带来助力。
一、宣传助农惠农信息,奏响乡村产业振兴“主题曲”
解读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政策、现代农业知识、防病治虫知识,指导农业生产。不同时节普及土鸡、黑猪、黄羊等本地特色动物养殖及茶叶、金银花、核桃等农作物种植技术和最新的市场销售信息。同时通过“村村响”大喇叭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预防处置策略,提醒广大群众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和农作物抢栽抢收,助推农业生产从“靠天吃饭”向“主动管理”转变。今年以来,播报惠农广播100余次,发布气象预警、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500余条。
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奏响乡村文化振兴“协奏曲”
应急广播承载着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也促进了本地传统文化传播和文化产业振兴。巴山背二哥、巴山民歌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艺节目丰富了百姓日常生活,王瑛的事迹、红色文化让群众感受到了精神洗礼,一批批文旅产业融合的先进经验推动农村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保护和弘扬乡土文化,培育乡村文化产业,促进文旅融合,增强乡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能。推动和美乡村塑形铸魂,大力宣传治理大操大办、推进移风易俗,普及无烟家庭、疫情防控、艾滋病等卫生健康知识,既迎合了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也营造了向善向上的和谐文明新风。
三、聚焦生态环境整治,奏响乡村生态振兴“进行曲”
倡导绿色生态理念,普及环保知识,播报节约用水、森林防火、环保节能、植树造林等公益广告,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关注民生工程,助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营造共建美丽家园,共创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
今年是建设全省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试点的关键一年,以此为契机,让应急广播体系在助力全县乡村振兴和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更大的效能,让“大喇叭”成为乡亲们政策上解“渴”、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压”的“空中信息快车”,更好的服务“三农”,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成果。(白超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