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南江县“十四五”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2022-11-18 16:47 来源: 经信局

《南江县“十四五”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解读


南府发〔2022〕19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集州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

现将《南江县“十四五”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南江县人民政府

2022年11月16日


南江县“十四五”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南江县“十四五”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决策部署,主动融入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布局,认真落实市委“六大突破”“六个推进”决策部署,加快南江县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数字化转型赋能新发展格局,形成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根据《四川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巴中市“十四五”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南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21—2025)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适用范围和领域为巴中市南江县信息化和数字经济领域,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25年。

一 、宏观背景与现实基础

(一)发展趋势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经济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经济社会形态。从全球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形态,加速推进全球产业分工和经济结构调整,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目前各国重点关注和发展的核心领域,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全球治理体系、人类文明进步影响深远。当前,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兴起,世界经济已进入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显著特征的发展新阶段,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对“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等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时强调,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的数据,产业数字化转型由单点应用向连续协同演进,数据集成、平台赋能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关键。2019年我国产业数字化增加值约为28.8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9.0%。其中,服务业、工业、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37.8%、19.5%和8.2%。产业数字化加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发展数字经济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意义重大。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服务业成为当前数字经济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新业态、新经济模式不断涌现,电子商务的兴起提供了诸多就业岗位,提升收入效果明显。数字经济也给政府的服务和治理方式带来了深刻变化,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数字政务提高政府效率和透明度,有效提升地区营商环境,同时也为政府精准、智能地服务民众和治理社会提供了便利。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把数字经济作为“十四五”时期谋发展的重要发力点。近期,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四川、湖南等多地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和出台了“十四五”时期有关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目标、行动和措施等,营造良好的数字生态,进一步释放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全国前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左右,高水平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建成“三区三中心”,成为展示“重要窗口”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四川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要抢抓发展机遇、发挥基础优势,聚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域下大功夫,瞄准国家“卡脖子”问题加强技术攻关,持续以机制创新突破体制障碍,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性成果,加快建成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二)发展成就

南江县位于川东北地区、“成渝西”几何中心,幅员3389平方公里,辖31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309个村、115个社区,总人口70.9万人,距成都394公里、西安373公里、重庆360公里。南江县是首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同时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核心区域县,是“中国南江黄羊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富硒茶之乡”“中国红叶之乡”。南江生态优良。森林覆盖率68%、绿化率98%,原始森林60多万亩,3万亩巴山水青冈被誉为“植物活化石”,已探明石墨矿石资源储量8300多万吨。

“十三五”期间南江县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建设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信息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信息化应用水平较大幅度增加,城乡数字化差距进一步缩小。

1.信息基础建设不断完善

通过“宽带乡村”等项目的实施,累计投入1.26亿元,完成731个“宽带乡村”建设,全面完成县520个行政村“宽带乡村”建设;投资2亿元,新建及升级改造4G基站1099座,5G基站105座;投资0.42亿元,共改造升级及新建通信宏站733座。采取“有线+无线”统筹覆盖等方式,通过3G、4G、有线光纤等方式实现156个退出贫困村和366个非贫困村实现通信网络覆盖,全县农村宽带接入能力达到50M以上,广大贫困农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固网更宽、无线更快”的综合通信服务。

广电网络新建223个行政村通村光缆,建设地面数字电视发射基站主站1座、从站3座、补点站35座,完成全县32个乡镇(街道)、484个行政村(社区)光纤联网,拥有各类业务用户10万户,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100%,地面数字电视基站覆盖全县50%的行政村、3万多户农户,接入农村无线用户1.16万多户,建成48个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网点。依托广电网络公司有线网络和地面数字传输系统,以电视信号共缆传输的方式,建成县级应急广播平台1个、32个乡镇广播站、516个村村响广播室,实现全县广播全覆盖。

2. 数字经济逐渐起步

以“全域旅游”为抓手,旅游经济总量继续快速增长,旅游消费步伐加快,“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趋势不断涌现。以光雾山国家AAAAA景区“智慧旅游”提升工程、“乡村智慧旅游”为重点,完成光雾山“智慧旅游”工程和玉湖长滩等4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建设并投入试运行。全县旅游产业信息化、智慧化格局逐步形成。开发的天府云游手机APP、12301旅游服务热线电话受理旅游咨询服务,信息发布大屏实现连续不间断对外发布信息,项目运行以来,旅游管理更加有序、游客感知明显提升、品牌效应显著扩大,特别是景区群众收入大幅增加。

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电商示范项目为契机,在南江亿联建材家居电商城打造3000平方米的南江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共培育发展电商企业23家,在各类电商服务平台开设网店、商城、旗舰店200余个,建立电商微信小程序、微店、微商城500余个,建成电商扶贫示范基地20个,乡镇村级电商综合服务站点350余个。2020年,全县实现电商交易额5.8亿元,其中电商零售额0.73亿元。完成了南江核桃、金银花、茶叶、翡翠米、南江黄羊等 11款产品的溯源二维码建设。35款特色农副产品在顺联动力、京东、天猫、微店等平台实现线上销售。

推进镇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建设。通过省级和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项目、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的实施,代买代卖、网上缴费、快递物流代收代发及小微金融服务等功能不断发挥。在川陕物流集散中心打造县级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中心,与快递物流企业进行了资源整合,形成了快递物流联盟,设置快递物流五条专线。目前,已建成10个乡镇电商物流中转站和48个邮政快递服务站,实现县、镇、村三级物流共同配送新格局,为全县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3.社会数字化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推进“智慧南江”建设,实现了信息化技术富民惠民。新增完成100余所乡镇中小学免费宽带接入,充分利用网络教育信息技术资源,大力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切实解决好贫困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大力推行“农技宝”应用,以信息化助推农村种养殖业发展。聚焦“互联网+”行动计划,持续扩大信息化应用拓展空间和普及力度。“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上线运行,县乡村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全覆盖”。全方位梳理和整合“政务一体化”“平安乡村”“远程医疗”“信息益农社”等涉农信息资源,有力支撑南江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

(三)机遇与不足

“十四五”时期,是南江抢抓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强县的关键期,紧跟国家新一轮数字经济发展浪潮,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也推动南江经济和社会加快发展。当前,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等带来重大战略机遇。同时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等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和川东北渝东北一体化发展,为南江发展数字经济提供了人才、技术、创新和市场机遇。

“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发展绿色低碳工业发展,南江高品质石墨矿产资源禀赋,在新型电子材料和新能源电力方面存在巨大需求,为实现南江数字经济后发赶超、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黄羊特色养殖加工、茶叶和金银花农业产品、电商村、电商平台、新零售等现代农副食品产业聚集和产业链效应,为数字经济平台、大数据平台和信息服务企业的孕育和发展带来了契机。

当前南江县的数字经济发展还存在困难与不足。一是数字经济创新链缺乏。普遍存在科技含量低,人才短缺凸显,本地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人才较少;二是数字经济认识不足。对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理解认知不充分,用数据驱动经济社会转型的动力不够,培育新动能推动新发展的意识不强。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数字化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数字化建设和推广普及化任务艰巨;三是数字产业基础薄弱。工业产业优势不突出,缺少电子信息制造业,两化融合还不足,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的深度和广度不够,通过数字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作用尚未突显。智慧农业绝大部分应用还处在提高生产效率环节,数字化效益还未能在产业链其他环节显现;四是已有信息化建设各个单位相对封闭。各单位信息化系统没有关联、缺乏协同共享,应急、公安、水利、林业、自然资源、广电等部门管理系统各自独立;五是信息基础设施区域不平衡。5G、高速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刚刚发力,还不足以支撑未来智慧南江、智慧旅游等应用开展。

二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落实市委“两主三基、四向发力”发展思路,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发展主线,以“数智南江、数治南江”为着力点,加快构建数字经济新发展格局,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智慧政府、智慧企业、智慧文旅、智慧农业、智慧医疗“五大主题”进行攻坚突破,培育融合应用新动能,构筑一流的数字经济创业创新生态,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成巴中乃至全省具有鲜明特征的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社会经济各领域数字化发展统筹规划,做好“两化”融合、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政策环境等方面顶层设计,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破除数字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全社会创新发展活力。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加大创新创业投入,增强科技服务水平,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强政、产、学、研、用协调发展,形成差异布局、协同共进、分工合作的良性局面,凝聚合力推动南江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坚持应用示范驱动。针对南江数字经济产业基础薄弱点,主要从需求出发,利用新型数字技术,积极开展数字应用示范工程赋能社会经济发展,着力解决社会治理、民生保障、公共服务和文化旅游等方面问题,注重项目落地实效。推进全县各行业数据的汇聚、融合以及开放共享,健全大数据开发利用、辅助决策和社会治理机制,切实提高数据对产业转型、政府治理、公共服务的支撑作用。

坚持绿色安全可控。遵循绿色生态化发展路径,坚持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强化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引导企业主动实现绿色制造,实现数字经济发展规模、质量、效益、安全的有机统一。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促进资源共享集约,贯彻落实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监管和技术防护,构建安全、有序的信息化发展环境。

(三)发展目标

立足南江县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高质量提升,抢抓新一轮数字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到2025年,全县数字化水平迈进全市先进行列,数字经济发展体系基本形成。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以石墨为核心的电子元器件材料产业起步发展,农村电商和“互联网+农业”等数字产业化发展特色鲜明,城乡治理数字化不断优化,智慧农业和智慧旅游等试点示范应用成效明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电子化、网络化、智慧化基本普及,数字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动效应显著,数字化成果惠及全县人民。力争到2025年,把南江县建设为县域“智慧城市”的标杆、产业数字化的引领、数字城乡治理的典范、绿色经济建设的示范。

打造新一代信息基础建设。在全县基本建成新一代通信网络,城市和农村网络带宽接入能力提高,镇村宽带服务实现全覆盖,5G网络实现城镇全覆盖。积极推进黄羊交易网、光雾山数字旅游网建设,建立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电子政务并网体系,实现随时、随地、随需的宽带接入,全县网络覆盖、网络速率达到先进地区水平。

打造数字核心园区生态集聚体系。推行集约化建设模式,加强东榆绿色经济工业园区等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示范建设,提前布局石墨产业链数字化管服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技术,强化数字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打造数字经济应用示范。建成一批“智慧旅游”“智慧农业”“智慧物流”“智慧零售”创新应用项目,赋能特色领域发展。打造一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综合示范项目,培育农村电商领军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20%以上,有力推动商贸、物流等产业经济快速发展。

“十四五”期间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

2023年

2025年

属性

信息化

建设

5G基站个数(个)

1000

1500

预期性

光纤超宽带“双千兆”网络覆盖率(%)

80%

100%

预期性

数据中心机架装机容量

1500U

3000U

预期性

物联网部署

完成物联网在水、电、气行业远程抄表的应用

加大对城市井盖、桥梁、路灯等城市设施设备的智能管理,强化在防灾、减灾领域的监测预警能力。

预期性

南江智慧城市运行

管理中心

初步建成

全部完成

预期性

智慧城市应用

完成10个行业的应用

基本完成民生、产业行业应用

预期性

智慧旅游应用

完成平台建设

全面完成

预期性

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政府平台基础框架完成建设

建成政府对外服务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线上政府”

预期性

三、聚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构筑信息化和数字经济发展新底座

(一)升级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加快推进通信设施升级和5G拓展应用,强化信息安全保障。构建泛在、高速、融合、安全的通信体系,建立健全5G网络建设推进机制,形成县、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的多级推进体系,推进公共资源向5G基础设施开放的相关政策,提高基站能耗使用效率,降低5G网络用电成本;持续提升通信服务能力,优先实现5G网络在城区、重点乡镇、交通枢纽、产业园区、光雾山景区等重点应用区域的深度覆盖,助力5G在数字治理、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行业开展示范应用。

完善光纤宽带网络、新型无线宽带城域网建设。积极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卫星通信等,大力推进“三网”融合;大力推进高速光纤网络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骨干网、城域网与接入网同步扩容,增强骨干网络和县际出口承载能力,持续开展千兆光纤接入试点,引导面向医院、学校、工业园区等重点场所优先覆盖“双千兆”网络;实施现有通信网络升级工程,实现IPv6规模化部署。推进城区公共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提升公共场所无线网络容量和深度覆盖能力,逐步实现南江县域无线网全覆盖。

(二)加快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部署。增强智能化道路、交通管控平台、车用无线通信网络和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能力等内容;以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园区道路、光雾山景区道路为重点,从市区县开展试点示范进行突破,逐步扩展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交通标志标识等道路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提高设施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车联网设施部署,加强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视频监控设施、通信设施、车载终端之间的智能互联;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提升数据的智能化识别功能,赋能市区和景区交通的智能化控制,提升旅游旺季时交通效率。

全方位推进县域内河道、水库的智能水利建设。加强智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引导,加强红鱼洞和玉堂等重点水库的智能化监控,结合北斗、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一体化水利检测体系,实现对水资源、坝体、水生态环境等涉险信息动态检测和全面感知。

推广部署智能能源基础设施。重点加快电力物联网建设,利用感知设施、5G、人工智能等技术,综合开展电力设备故障智能感知与诊断、综合能源的自治协同与多元服务及应用,构建能源系统智能化运营体系;建设覆盖电力系统各环节的电力物联网,推动电网感知测控边界向电源侧、客户侧和供应链延伸,提升电网、设备、客户泛在互联和全息感知能力,打造精准感知、边缘智能、共建共享、开放合作的智慧物联网体系和应用生态,建成统一物联管理平台,打造输电、变电、配电、综合能源、供应链等五类智慧物联应用。

加快智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以用户居住地停车位、单位停车场、公交及汽车站等配建的专用充电设施为主体,以公共建筑物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临时停车位等配建的公用充电设施为辅助,形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开展“多站融合”示范建设,利用变电站站址、通信网络和电力资源,开展数据中心站、充(换)电站、5G基站等多站统合新模式。

(三)构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县级数据云平台建设。构建新型数字基础的底座,实现数据抽取、数据治理、共享交换、数据质量检测、安全防护等功能,推进部门数据、行业数据、互联网数据、物联感知数据、农业农村基础数据等全域数据向市大数据中心汇聚;改造升级全县电子政务网络,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搭建电子政务云平台,为各镇各部门提供按需申请、弹性化服务的信息基础服务资源。

建设智慧南江运营指挥中心。逐步实现全县各部门、各领域数据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形成全县统一的数据共享标准体系;搭建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服务平台,完善共享交换基础设施,支持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数据资源共享;全面建成全县统一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电子证照、保护区自然资源、重要农业种质资源、农村资产等基础信息资源库;以数字南江地理空间框架为基础,集成整合全县各类地理空间数据资源,实现地理信息数据体系的业务协同和管理共享应用;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逐步进行开放域建设,推动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融合应用,推进公共数据有序开放,建立数据交易有偿定价机制和大数据交易服务机制,形成数据开放创新生态体系。

四、聚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塑造信息化和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

(一)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加强与成渝等地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在数字经济领域合作。引导创新主体和创新联盟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新兴产业、业态、模式蓬勃发展;政府牵头成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南江的石墨、农产品加工等特色经济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中心,健全数据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机制,形成多企业、多领域、多维度的创新链生态圈;积极对接省级创新中心和工程中心在南江建设分中心,形成“研在成都、产在南江”的两地协作格局。

(二)营造高能级创业创新生态

借助“巴山优才计划”招才引智。把成都、重庆作为重点区域,与成渝地区高等院校签订人才战略合作协议,开设紧缺专业人才岗位,精准引进科技型、专业型人才;积极对接省内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电子信息和大数据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深入南江开展应用示范;建设双创中心、加速器、公共服务等平台,进一步推动优秀骨干企业与高校研发团队合作,加强数字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智慧农业和智慧旅游科技应用创新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依托绿色工业产业园区,在石墨和新能源材料等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基础领域争创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三)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器

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承接能力。聚焦食品饮料、农产品加工、新型材料、轻纺、农村电商等领域,推进产业数字化技术集成创新;建设转化孵化平台,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加快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培育发展开放联动的技术市场;以川浙、成渝合作机遇为契机,积极对接浙江东阳,开展数字经济领域合作,承接电子信息材料领域成果转化。

五、聚力推进产业链现代化,铸就信息化和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一)大力发展新能源材料产业 

聚焦新能源电池材料大领域,建圈补链。立足南江高品质石墨矿产资源,以石墨产业为特色抓手,构建石墨产业的研究-采集-生产的数字化生产流程,支撑建设国家级战略新材料产业基地;配套建设人才培育基地、产品检测基地、市场交易基地、技术研发基地,增强服务功能,推动石墨新材料产业向深加工、规模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形成多种深加工产品延伸发展的产业体系。

加大产业链上下游招商力度,构建产业生态。建设引进新能源储能材料制造企业,加快石墨烯制备和应用产品研发,积极引进石墨烯散热膜、石墨烯导电浆料、石墨烯重防腐涂料等石墨烯应用项目,推动石墨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打造西部地区石墨烯产品研发基地和成果孵化器,并联合研究机构、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企业快速形成产业集群,筑造数字经济底座。

(二)突破发展电子元器件产业

面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和智能终端等领域,培育发展印制电路板、振荡器、电容器、传感器等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积极对接电子元器件制造领域转移的重点项目,重点引进电池、电子仪表设备、LED、物联设备、充电桩等产品生产项目和企业,逐步形成完整的电子元器件生产制造产业链。

(三)跨越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

依托东榆工业园打造工业制造智能产业组团,推动农牧机械、新能源电气装备、高效节能环保装备、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产业改造提升和产业链延伸。抓住成渝和东部地区产业承接转移机遇,承接培育一批以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智慧农业装备等为重点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

六、聚力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开辟信息化和数字经济发展新赛道

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产业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创新,激发数字化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智能制造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创新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管理等先进手段,涵盖公司运营、管理、研发和生产等各个环节,进一步优化企业经营效能,提高内部运营效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企业创新能力。

(一)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鼓励传统制造业和采矿产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引导企业树立数字化转型升级意识,深化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大力推广智慧矿区、远程运营等新的生产运营模式,打造创新协同、资源互通的产业生态体系。鼓励环保绿色建材和药材加工等制造业企业引入互联网企业、工业信息工程服务商等,牵头建设的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围绕产业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搭建企业级平台,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快工业大数据开发应用,深入实施企业上云行动,推动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积极对接国家云标签解析平台重庆和成都节点,提高产品在物流流通领域和生产制造领域的接口规范,加强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中的升级改造。

专栏1  产业数字化提升工程

数字矿区:构建数字矿区,以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带动安全、高效、绿色和可持续的南江石墨产业。利用5G智能通讯系统指挥采矿现场进行精细化配矿,以数据为驱动、矿石品质控制为主线,集资源数字化管理、智能生产管控、无人化生产、集成化安全管理、基于工业大数据的智能决策于一体的工业数字化体系,全年为下游石墨加工企业提供品质高、稳定性强的石墨矿石原料。

数字园区:加快推进东榆工业园的智慧园区软硬件建设,促进园区建设管理精细化、服务功能专业化和产业发展智能化,充分利用数字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建立数据模型,降低园区运营成本、提升园区环境和安全动态趋势,使园区在智慧系统高效运转,加速产业园区数字化、智能化的周期。

(二)数字赋能现代农业智慧发展

加强农业数字化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强化关键技术装备创新和重大工程设施建设,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通过对农业大数据采集、治理和分析,为政府部门决策提高对农产品市场行情波动、舆论信息的精准度和敏感度。

开展智慧农业技术应用试点。以建设南江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依托示范园以及示范基地,开展黄羊、核桃、茶叶、金银花、粮油等特色优势产业智能技术应用试点;积极与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和引入新型山区智能农机设备,提高山区生产效率,并在全县范围内推广试点技术应用经验;帮助农业企业进行数字农业新基建,支持农业物联网、大数据、5G、智慧气象等基础设施的采购、施工和建设。建设农业病虫害测报监测网络和数字植保防御体系,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进行农业生产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集成应用;开展涵盖科研、生产、经营等全链条的智能数据挖掘和分析,建设智能服务平台。

专栏2 智慧农业示范工程

数字农产品加工:建设黄羊和粮油加工产业的数字全链安全体系,构建从源头到消费终端的全过程追踪,将互联网技术和思想融合入生产、加工、包装、物流、仓储、营销、市场、服务等环节,促进食品加工工厂的智慧化、数字化改造,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结合LBS地理信息、RFID等感知设备、通讯网络和应用平台,利用智慧农业、防伪标签和二维码等技术,实现全程可记录、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据通道,促进产业链精准对接,将供应商、经销商、终端等纳入企业整体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中,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数字化动态管理,以数据供应链引领物资链,打造快速响应的市场服务能力,促进产业链高效协同,有力支撑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黄羊期货交易中心:加快推动黄羊交易中心的第三方期货交易平台升级,建设专用大数据平台,强化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和专业引领,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深度,强化数字交易的稳定安全,充分对接西部禽畜供应和全国需求市场,努力打造国家级的西部禽畜期货交易中心。

智慧粮仓: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粮食签样、称重、入库、存储等全过程监控,对粮库的温度、湿度、粮食霉变等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和存储,利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智能气调、智能通风、智能控温、智能测温、智能测虫和智能进出库的智慧化管理和控制。

智慧茶园:开展5G+智慧茶园应用示范,构建茶园物联网测控体系,实施茶园数据全维度监测,对茶园土壤数据、水文数据、大气数据、植物生理数据、病虫害数据、茶园小气候数据、灌溉数据、施肥数据、农机设备数据等实时监测和采集。

金银花数字种植基地:建设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智慧农业示范工程,打造种植基地智能监测系统、可视化视频监控系统、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将物联网无线传输技术应用于种植基地日常管理,实现了金银花种植、管理、销售等各产业链的可追踪、数字化、标准化、精准化。

(三)数字赋能旅游产业加速发展

建设南江县全域 “智慧旅游”平台,形成管理、服务和营销三个层次的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文旅极。以“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抓手,全面提升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光雾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等旅游资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发展,打造培育智慧旅游创新企业和示范项目;通过智慧运营体系推动南江全域旅游产业数字化进程,以数字化治理推进旅游服务提升,最终实现“十四五”期间南江旅游高质量快速发展,支撑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建立和完善以游客需求为导向的旅游接待体系。打造涵盖全县景区的旅游大数据票务系统、旅游资讯平台、景区监控平台和旅游大数据精准营销系统的智慧旅游大数据服务平台,使游客获取服务的方式更多样化,获取的服务内容更多元化,展现的服务内容更多彩化;提升智慧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实现手机在手、“玩转”大美南江,主动感知全方面的旅游资源信息,精准推送为旅游人员提供及时信息,帮助旅游人员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智能规划。

建设旅游行业诚信监管系统。建立旅行团出行游客信息系统,在出现紧急事件时,通过系统信息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实现旅游团出行监管,辅助导游进行团队管理,及时上报旅行团情况,为广大旅游者提供系统查询在南江运营的旅游企业的经营资质和诚信信息,了解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识别旅游服务的品质,自主掌握出游的选择。

加快培养旅游数字化人才,提升支撑数字文旅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本。积极引导文化和旅游系统人才培养变革,出台政策引导数字人才投身文旅产业发展,优化人才引进和培养环境,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激发行业协会、培训机构、咨询公司等第三方组织在文旅产业数字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升全行业从业者的数字化素养;积极推动职业院校与文旅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提升数字化技能实训能力。

专栏3 智慧文旅提升工程

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升级景区基础网络,推进光雾山-诺水河景区5G网络、光纤、WiFi等网络覆盖,实现景区内不间断漫游。完善景区智能监控体系,建立指挥中心,升级搭建有线、无线型式的移动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北斗定位,支持多种联络方式,实现精准指挥,实时掌控景区运营状况的需求。通过视频监控、智能传感器收集、游客智能终端反馈、信息采集员上报等方式,收集游客信息、旅游资源信息、旅游环境信息等智慧旅游信息数据。

旅游综合管理平台: 探索南江旅游综合运营数字化治理,统筹管理全行业和部门,建设全要素基础数据库和智能算法,汇集票务、酒店、餐厅、景区人流监控、自然资源监控、电子商务营销等各类数据,对接通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引进通信定位、在线检索、舆情相关多种数据和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南江智慧旅游云平台。设立景区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实现突发事件处置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及时预判游客拥挤程度和灾害气象预报,提前做好应急调度和疏散准备工作。

智慧综合营销平台:开发大数据精准营销系统,对游客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和精准画像,把握游客消费需求特征和变化,为制定旅游营销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使在线营销成为智慧旅游营销的重要手段,构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营销宣传架构,活动策划与网络传播相结合,实现境内境外、线上线下互动传播。

虚拟在线游览平台:采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开发光雾山景点的虚拟化在线游览,在疫情期间提供更加直观、立体的风光展示,使得宣传手段和内容更加丰富、立体,更好的传播南江旅游文化,提高南江国际旅游名称的知名度。

公共文化数字支撑平台:汇聚展示、培训、论坛等文化信息,整合革命老区、旅游、文艺等文化资源,推进博物馆、图书馆及文化遗产等文化场所的数字化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体系,统筹推进数字社区图书馆、数字农家屋等建设,实现文化信息进社区、进学校,提升数字化文化资源共享能力与传播服务效率。

    七、聚力数字赋能政府治理,打造信息化和数字经济发展新名片
(一)加强数字技术应用,全面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

加快建立多元共治的协同治理格局。将社会治理共同体提至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中来认识,政府发挥统筹、引导、协调的作用,加快形成与当地企业、第三方组织等各社会主体的协同治理机制,形成统一决策、分工负责、运行有序的治理网络。

持续大力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不断增强数字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强化政府工作人员基于数据的治理思维,主动利用新技术手段提高行政效能;建立基层治理的公众广泛参与途径、利益诉求倾听与调解机制,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用户思维,注重数字化应用的易用性、服务的高效性,以用户体验、群众反馈为导向,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和应用设计。

提升应急管理智控水平。重点聚焦山区自然灾害、矿区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等领域,构建安全生产风险全要素监测、风险防控和隐患处置闭环管理等核心应用,打造自然灾害领域的风险识别、预警、指挥调度和应急救援等场景化协同功能,实现风险隐患精准识别、高效管控、责任监督,不断提升应急管理精密智控和应急救援快速处置水平。

推广智慧化办公应用。推广南江县党政机关协同办公系统使用,为全县政务办公提供安全、稳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进一步优化公文办理流程、简化公文办理程序,实现中心内部的办公管理;推出移动办公APP,全方位满足外出办公需求,打造PC端、PAD端和手机端三端融合的智慧移动办公应用平台,实现非密集公文全网办理、无纸化办公。

(二)完善数据基础支撑,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

大力推进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促进跨部门、跨阶级、跨地域的政府数据融合,并加强对通讯、医疗、科研、交通、物流等关键社会数据的采集,打造公共数据集中汇聚和综合智能分析平台。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级保护制度、关键基础信息和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明确数据的权力归属、共享范围、使用方式、数据标准等具体要求,提高数据共享的程序性和规范性水平;注意明确政府与企业的数据共享对接部门、杜绝多部门、多级政府重复对接数据问题,避免增加额外负担;针对基层工作人员开展精准化数据思维训练、数据操作培训,逐步转变工作方式,渐渐做到能够直接连接场景和数据,能够将不同系统中的数据关联起来提供服务、进行管理。

强化基层信息管理平台。汇总整理辖区内空间地理信息、人口信息、法人信息等基础治理数据,同时发挥基层的优势,利用人口普查、网格巡查等机会自建治理基础数据库、建设基层政务信息化管理平台,为跨业服务、跨平台的信息开放接口,形成基层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政务应用集成管理中心,为基层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精准化奠定数据和平台基础;推动档案资源规范化、档案信息安全体系和数字档案馆建设,实现电子档案“应收尽收”,运用先进可靠的技术手段、制定并实施相关配套制度,确保档案数字资源的安全保管和高效利用,健全数字要素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政府数据资源管理。

(三)搭建在线服务平台,助推服务型政府效能提升

提高政府数字化服务效能。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着力打通全县部门政务服务办理系统,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提供电子证照、电子签章、公共支付、通知消息等共享服务,实现“一照通办”;升级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设“天府通办”南江分站点,运用移动端电子证照服务能力,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打造便捷高效的便民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服务“掌上办”;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整合公安、税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自助服务功能,推动更多事项全程自助办理,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家门口办”,推动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服务、户籍管理等领域群众经常办理且基层能有效承接的政务服务事项以委托受理、授权办理、帮办代办等方式下沉至便民服务中心(站)办理。

提供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务。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抚幼、就业、文体、助残等重点领域,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推进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服务机构资源数字化,加大开放共享和应用力度;推进线上线下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在线课堂、远程医疗、数字图书馆、档案馆等,支持高水平公共服务机构对接基层,扩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辐射覆盖范围。

数字政府治理进入新阶段。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围绕“群众少跑路,数据多跑腿”,把数字政府的行政效能提升一个新台阶;规划末期基本建成高效的数字政府运行体系,包括平台建设、数据共享、数据分析利用、机制优化等方面,着力建成政府对外服务一体化、内部协同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线上政府”,基础支撑和数据资源体系更加完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升,营商环境大幅改善。

数字政府政务服务达到新高度。丰富政务服务渠道,持续深化多终端政务服务协同办理,不断完善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地图,随时随地提供全覆盖、精准化、个性化、智慧化服务;推广“全程网办”服务,推动与群众和企业密切相关的政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按照个人、法人全生命周期构建办理“一件事”主题和服务场景,推出更多“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推广“跨区域通办”,统一服务标准和办理流程,推进同一事项全市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智能互联技术,持续推进以社区治理体制为重点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高治理水平。

八、聚力数字赋能社会治理,树立信息化和数字经济发展新标杆

(一)构建智慧城市标杆,提升城乡融合发展品质

加强智慧城市技术应用。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信息通信技术手段在城市经济产业、社会民生、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等领域中的应用,提高城市经济发展、企业经营、城市管理、公众生活过程中的相关活动与需求,加快城市及时预测和响应环境变化,为居民生活和产业发展构建良好的环境。

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公安和水电气热等重点领域终端系统,建设“城市数据大脑”等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平台,推动数据整合共享,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快物联网感知设施规划布局,推进宽带物联网(NB-IoT)在工业园区和农业生产中的规模化应用,持续打造高可靠、广覆盖、低延时的物联网感知和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探索试点物联网在水、电、气行业远程抄表的应用,加大物联网对城市井盖、桥梁、路灯等城市设施设备的智能管理力度;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智能监测、智能预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专栏4  智慧城市示范工程

智慧生态。建设水、气、林、土、噪声、气象和辐射等城乡生态环境资源数据分析系统,提升生态资源数字化管控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推动智慧气象和人工影响天气数据与城市运行应用联通,提升气象精准监测预警和人工影响天气服务能力,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智慧交通。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主干道的车流量数据采集终端,对桥梁和隧道实现100%实时动态监控,实时对接动态路况信息;建设交通大数据分析系统、交通工程大数据监管系统和数据支撑系统。引入大数据技术,利用大数据分析,加强“全行业”“各部门”多层次协同与联动,实现协同指挥、智能引导、诱导预警、缓解拥堵、减少事故。

推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智能化,提升城乡公交GPS覆盖率达100%,加快各种运输方式智能信息系统建设,建设智慧公交APP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实时更新和及时发布,通过网站、广播电视、手机终端等多种方式为公众出行提供出行信息。在城区打造智慧停车体验区,计划期末建成智慧路边停车泊位800个,为市民提供停车服务。

通过开发多媒体充电桩、移动充电桩、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充电系统、充电堆、智慧路灯式充电桩等智能充电设备,有效推动南江县的充电桩建设;建立公路智慧养护管理系统,形成多级用户网络共享的统一分布式数据库,为养护部门的管理、养护决策提供给支持。

智慧医疗。建立覆盖城乡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5G远程医疗等功能的智慧医疗建设,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资源整合,对接成渝高水平医院建设在线医疗和健康咨询保健智能应用。整合全区卫生健康信息平台资源,推进医疗卫生大数据在各相关领域的服务与再利用,强化信息技术对医联体、医共体的建设支撑以及对社会医疗机构的业务全流程监管。

智慧教育。推动校园5G、虚拟教室、物联网建设,建设智能化校园环境,为智慧教育提供泛在化的基础环境。积极引入成都、绵阳等地的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和创新应用,加快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丰富在线教育资源供给,提高教学水平。

(二)深化农村电商服务,完善乡镇商贸流通体系

升级农村电子商务。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平台,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着力发展乡村社区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形成镇和行政村服务站点网络;选取大叶茶、翡翠米、核桃、金银花等“三品一标”优质特色产品集中展示,实现线下体验、线上下单、快递到家;支持各镇建设与县级电商平台联动服务站,鼓励和支持农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与电商平台合作,加快完善形成县、镇、村三级物流共同配送体系;引导物流配送、金融服务等企业入驻电商示范基地和产业集聚区,加快形成电商协同产业链,打造电子商务发展生态圈。

鼓励平台型物流企业整合。对产品、冷库、冷藏保温车辆等资源,开展基于大数据的需求预测分析,促进市场需求与冷链资源高效匹配;支持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全程监控平台,加强传感器、射频识别、温控标签及实时监控等技术应用,鼓励冷链仓储设施运营企业实施信息化升级改造,提升仓储保鲜设施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及运营水平。

构建南江农产品供应动态数据库。对接直连大型商超和社区生鲜超市等经营主体,推动生产端与消费端直采共享,优化购销流程,形成集中采购、集中配送、按区域分发的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开展农业生产资料精准服务,探索生鲜农产品和种子、化肥、农(兽)药等农贸电商发展模式;大力培育“网红”农产品,筛选有特色、有市场、有规模、适合网络销售的产品作为电商销售龙头产品,打造为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

(三)完善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经济全面振兴

强化乡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考虑乡村的特点和需求,遵循乡村建设规律,实现“智慧”与“特色”有机融合,通过对应用信息技术资源的汇聚推广,采取项目补贴、政策性保险等多种方式,适时出台智慧乡村建设的用地、用水、用电等政策,积极支持智慧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提升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速度。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域加快布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积极引入信息化主流技术,实现数字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筑牢数字乡村的发展基础;完善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数字乡村产业服务、数字乡村治理服务和数字乡村民生服务等相关信息系统建设,提升农业生产、农村管理、农民发展等领域的智慧化服务水平。

搭建乡村惠民服务体系。通过现代信息化方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加快远程教育、社会保障等惠民服务从城市走向农村;构建乡村大数据平台,提高乡村旅游运行监测、市场分析、营销推广、应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以新兴数字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在农村产业经营、乡村治理、居民生活、资源环境等多领域的智慧化应用,全面服务于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党建、智慧乡村旅游、智慧农村社区、5G+教育、5G+医疗的示范应用落地,全方位深度融合乡村生活,提升农民生产生活质量和乡镇教育水平;加强对农村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广大农民数字化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的数字化水平和能力。

专栏5  乡镇信息化建设工程

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快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实现全县32个乡镇(街道)、309个行政村、116个社区光纤网络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有线覆盖率、本地节目覆盖率。推进有线、无线、卫星协同发展,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确实难以覆盖的地区,通过直播卫星、地面数字电视等手段进行弥补,全县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智慧乡村党建:通过通信运营商推动“互联网+党建”建设,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畅通社情民意,实现党建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推进乡村治理信息化建设。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提高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提高群众办事便捷程度。以党建为引领将数字化教育延伸到乡镇生活,调动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党建强、农村美”。推进农产品销售电商化、农民知识技能学习网络化,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智慧化。

平安乡村:统筹推进 “雪亮工程”和“慧眼工程”的实体化运行和实战应用。建设“移动看家”安防摄像头、移动宽带等业务相融合,通过设备远程操作、数据云存储等方式提供7*24小时安全监控服务,助力基层治安管理。

乡村数字金融服务平台:加强金融科技和数字化技术在涉农金融领域的应用,运用信息技术打造适合南江特色的惠农利民金融产品与服务,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农村金融承载能力。建立完善农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涉农金融数据采集、使用等方面的应用。对农村金融服务网点、普惠金融服务站、自助服务终端等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搭建线上惠农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拓宽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农村金融服务渠道。

乡村扶贫智慧监测系统:运用数字技术助力扶贫工作,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加强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着力巩固脱贫成果。建立防返贫主动干预智能监测系统,通过统筹部门数据,形成集基本信息、经济状况、务工就业等于一体的防返贫监测信息库,建立智慧防返贫监测协同机制,通过数据分析,主动干预,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防止脱贫人口返贫。

    九、聚力区域融合协同发展,重塑信息化和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
(一)主动融入打造联动市县试点示范县 

构建市县两级协同联动机制。重点推进智慧园区和智慧旅游市县共建,共同推进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互通,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政务服务、监管执法、社会化场景等领域信息互认应用,探索交通、环保、司法、环保等多领域大数据协同应用,提升城际服务联通效率;积极与周边县市(区)在基础设施、产业协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互联互通,共同构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质量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大力推进毗邻区域协同共建智慧交通和物流网络。广泛凝聚共识、激发合力,打造南江县为数字经济联动发展示范。

(二)主动融入打造联动成渝先行先试区

深度参与成渝数字经济创新合作。加强新能源材料、绿色食品加工产业等合作,推广数字经济相关技术、产品、标准、服务、规则和共识,促进人流、物流交互;加强与周边市区特色产业交流,优先在农产品、旅游、康养、工业等特色领域发挥催化作用,建设若干试点示范工程,创造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和标志性的地域合作项目。

发展绿色农业,建设智慧农业高效系统。发展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引进成渝地区优质农业企业和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一批高质量特色智慧农业产业基地、精深加工园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推动农业企业与成渝地区开展“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校对接”;建立接入成渝节点的农产品在线交易平台,实现产销无缝衔接、数字冷链物流服务体系,让“南江产”绿色产品高效稳定的供给“成渝双城经济圈”。

共建跨区域合作平台。引进先进技术、整合资源,构建“研在成渝、产在南江”的合作体系,加快形成石墨资源、新能源储能材料和汽车动力电池等新材料产业集群,积极配套成渝电子信息产业,推动南江新材料、新能源融入川陕渝创新生态链和产业生态圈。

(三)主动融入打造联动川陕渝枢纽节点

充分利用5G、北斗导航、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化技术和安全可信网络保障,助力南江打造立体交通体系,建成川东北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打通以南江为连接中心的“川陕渝”智慧物流体系,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金融交易、集散、仓储、物流、电商、供应链加工、包装等的高效运行,全面提升物流品质,完善南江现代物流智慧配套建设。

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优化政策环境

成立数字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智慧南江建设工作职能,统筹推进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加强对数字经济发展重大事项的规划指导和统筹协调;加强与研究机构和相关行业组织的交流合作,为宏观决策、项目策划、招商引资、政策研究等提供支撑;设立通信运营商、三方企业、权威研究机构等实体之间的常态协作机制,加强任务落实的协同能力。制定年度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落地落实;将推进大数据发展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绩效考核,细化量化评价指标,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考评重要依据,定期开展专项督察活动,确保相关产业发展任务落地见效。

加强本地政策扶持力度。梳理国家支持数字经济发展、与大数据等产业在土地、税收、资金、人才、投融资、招商等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认真贯彻落实。研究制定数字经济相关政策措施和配套服务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环境。

完善运行监测体系,以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高效益发展为导向,尽快构建第三方数字经济运行监测平台,提供科学、权威、客观、可信的统计与分析结果,开展符合南江实情的数字经济统计监测和评估评价体系研究,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

(二)建立协调机制,抓好项目建设 

建立健全的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协调和解决重大项目推进的相关问题,建立与重点企业的沟通联系,及时发现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做好行业动态分析和形势研判,加强行业发展指导和跟踪服务。为企业提供融资、消防、环保、质监、税务、保险、统计等服务,把服务范围扩大到企业招引、建设、生产、经营、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

(三)创新金融手段,加大资金支持

争取国家、省、市相关专项资金支持,财政统筹安排预算资金,设立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吸纳其他社会资本,通过市场化运作手段,加大对数字经济发展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应用示范的支持力度,对数字经济领域具有引领性的重大项目专项支持;支持银行、担保、小额贷款等机构创新融资方式,优先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产品创新、创新创业体系升级、应用示范工程采购等,精准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难题。

(四)突出发展重点,拓宽应用市场

适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和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快面向新能源材料、数字文旅和数字乡村等重点领域拓宽应用和市场,引导资源要素向数字经济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形成应用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五)强化要素保障,营造良好环境

精简数字经济领域的行政审批事项,推进数字经济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便利化。制定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平台、重大基地等项目建设优惠政策,积极落实数字经济重大项目降低电力、土地使用等要素成本等相关政策。优化数字经济项目业务办理流程,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创造良好环境。

(六)加强人才队伍,壮大专业队伍

加大对数字经济建设相关人才的扶持力度,加快引进和培养关键领域技术人才和领军人才,构建高端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队伍和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智慧城市建设人才队伍。完善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发现、引进、使用、激励机制,落实南江县人才政策,鼓励并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等以自有技术成果创业。

适时总结推广数字化赋能标杆中小企业和实践案例,加强示范引领,推进乡村数字教育,重视并发展产业数字化。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开设面向大众的数字技能培训课程,提升数字设备普及率,提高全社会数据保护意识,切实解决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引导公众适应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新趋势,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形成全社会支持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十一、附录

(一)术语索引表

数字经济

是指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

数字产业化

是数字经济基础部分,即围绕数据归集、传输、存储、处理、应用等全流程,形成的有关硬件、软件、终端、内容和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产业数字化

是数字经济融合部分,一般指数字技术与一、二、三产业融合渗透,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全要素数字化升级,实现提高传统产业生产效率,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催生出新业态新模式的过程。

产业互联网

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生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对各个垂直产业的产业链和内部的价值链进行重塑和改造,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从而形成的互联网生态和形态。

大数据

是指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

数据治理

是指对数据资产管理行使权力和控制的活动集合,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标准、元数据、数据模型、数据分布、数据存储、数据交换、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数据质量、数据安全以及数据共享服务等。

云计算

是基于互联网或专有网络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互模式,通过大量在云端的计算资源进行计算,再将结果返回给用户,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按需获取到相关的资源及服务。

人工智能

是利用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

数字孪生

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区块链

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区块链是一个由不同节点共同参与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及开放式的账簿系统,由一串按照密码学方法产生的数据块或数据包组成。

物联网

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各种前端感知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智能制造

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

工业互联网

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是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拓展的核心载体。

虚拟现实技术

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于一体,其基本实现方式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据,通过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

增强现实技术

将计算机生成的文字、图像、三维模型、音乐、视频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应用到真实世界中,两种信息互为补充,从而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增强”。

(二)重点项目清单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责任单位

1

开发区智慧管理“云平台”建设项目

建立云平台技术服务中心,开展电子商务、技术咨询、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健康管理等领域,建设高标准区域服务中心。

县发改局

县经信局

2

年产5万吨高纯超细鳞片石墨精粉项目

建设高纯超细鳞片石墨精粉项目,可年产高纯超细鳞片石墨精粉5万吨。主要建设内容:高温提纯车间,配套水、电能源供应系统,办公及生活配套,成品仓库、实验室、安全生产防护与应急系统、节能环保系统等。

县发改局

县经信局

3

南江县尖山150万T/a石墨原矿采选生产线

新建尖山150万T/a石墨原矿采选生产线(碳含量≥94%);通讯基站及城镇工矿区市政设施建设;配套相关附属设施等。

县发改局

县经信局

4

南江县坪河石墨采选生产线

建成4万吨/年(一期2万吨/年)中、高碳石墨采选生产线及配套设施。

县发改局

县经信局

5

南江县石墨全产业链开发

建设300万吨/年石墨矿采、选项目,年产高碳石墨(≥94%)20.75万吨,新建采矿厂,选矿厂,排土场,尾矿库,水处理系统,水、电能源供应系统,矿山内部道路,安全生产管理配套,办公及生活区,产品研发楼等。

县经信局

6

南江县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

新建生产厂房及库房1.3万平方米,6万t/a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配套建设相关附属设施。

县经信局

7

南江县工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项目

开发并注册工业电子商务平台系统,配套建设5G基站300个,建设覆盖新材料、建材等重点骨干企业千兆光纤网络,企业工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到80%以上。

县经信局

8

南江县智慧城市建设

铺设光缆200公里,加密5G基站,加强政务网络建设、无线城市建设、数据中心建设、物联网等新基建,新建存储能力达30PB的南江县一体化大数据应用云服务中心,配套相关设施设备1400台(套);实现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养老等智慧应用。

县经信局

县住建局

9

南江县5G网络通信基础设施

到2023年,建成5G基站1200个,到2025年,累计建成5G基站1500个。

县经信局

10

南江县冷链物流仓储中心

新建成品冷藏库、速冻冷藏库、包装库7.8万平方米;购置物流车辆、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等相关设施设备。

县商务局

11

南江县全域智慧旅游基础设施

依托5G技术对已建“智慧旅游”项目进行改造提升;新建县级智慧旅游综合管理系统平台、综合营销服务平台、旅游大数据中心、智慧旅游指挥中心;安装景区景点监控系统、景区WIFI、天翼对讲、自助售票机、门票设备闸机等自动识别系统;新建智慧广电融媒体中心,“乡村智慧旅游雪亮工程”县乡村(社区)平台;5g网络全覆盖基站20座,铺设光纤网络线路226公里;高压10千瓦电网入地160公里,低压电网入地70公里,箱式变压器38台;实现智能旅游管理、智能旅游服务和智能旅游营销。

县文广旅局

12

南江县玉湖长滩-云顶茶乡景区旅游智能综合设施

新建乡村旅游示范点游客集散中心、乡村旅游咨询服务点及民宿和乡村酒店公共智能服务设施、生态停车场、环形马拉松赛道及绿道建设13.8公里及配套绿化、亮化、智能化设施建设。

县文广旅局

13

“智慧南江”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新建包括人口基础数据库、农业农村数据库等9个基础数据库;创建大数据创新服务系统、市民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等 4个服务平台,集成各个行业领域的监测数据,搭建统一综合的调度平台。

县发改局

县经信局

14

数字石墨矿山工业云

建设矿区生产云平台,利用5G智能通讯系统指挥采矿现场进行精细化配矿,以数据为驱动、矿石品质控制为主线,集资源数字化管理、智能生产管控、无人化生产、集成化安全管理、基于工业大数据的智能决策于一体的工业数字化体系。实时再现矿区现场生产相关的矿石产量、废石剥离、生产配矿、设备运行情况等数据,并实时传输至后台数据库,通过数据的挖掘和分析迅速科学地做出决策和下发指令。

县经信局

15

金银花中药材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发挥南江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优势,依托“南银一号”高品质金银花,建设以金银花、青钱柳等中药材大宗商品电子交易项目为主的创新型平台——南江金银花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使金银花在种植、生产、加工、贸易和销售的各环节的溯源跟踪,更好地规避价格波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具有规避风险功能,同时通过该平台,交易商可以随时以合适的价格转让自己的订单。

县经信局

16

南江特色农产品供需直连网络平台

建设农产品对接直连服务网络平台,为生产企业和供销社与成都、重庆大型商超和社区生鲜超市等经营主体直接对接。实时连接农户、农产品和消费者的信息需求与产销诉求,为解决农产品损耗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打通了果蔬生鲜市场“最后一公里”;完成生产端与消费端直采共享,优化购销流程,形成集中采购、集中配送、按区域分发的电子商务模式,加大推广优质农产品,筛选有特色、有市场、有规模、绿色的产品作为电商销售龙头产品,打造为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

县经信局

17

智慧乡村平台

数字农业建设示范。推动大数据、卫星遥感等信息技术与特色农业融合发展。建设覆盖种养殖的数字农业试点项目。建设“三农”大数据平台,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县农业农村局、县经信局

18

南江智慧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建设

建设数字交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系统运行平台,加强交通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 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搭建成体系的交通信息管理和指挥中心,建设监测终端和移动终端,加大气象、旅游、服务、政务等资源共享,以交通综合运行监测平台为载体,完善行业一网通的服务能力。

县交通运输局

19

南江县智慧公交站台

发扬“互联网+”智能交通理念,为公交车站台安装上“智慧大脑”—智慧公交站台。运用当下的定位系统、互联网信息等先进技术,通过信息联网传递和统一调度管理,为车辆运营管理提供实时、准确的资料。

县交通运输局

20

南江县智慧充电桩

开发多媒体充电桩、移动充电桩、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充电系统、充电堆、智慧路灯式充电桩等智能充电设备,有效推动南江县的充电桩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开展大功率充电示范项目。支持开展“车—桩—网”测试,检测车辆生产技术、电网技术、充电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制定大功率充电标准,支持在商用车、出租车、物流车等运营车辆,以及长续航里程乘用车等领域的应用。

县交通运输局

21

智慧公交APP

建设智慧公交APP,显示公交线路、站点以及最近车辆的到达时间、车辆估计距离和站数,动态显示公交车路网图,查看公交车行驶路线及道路拥堵情况,方便乘客及时规划和调整出行路线。提供手机到站提醒功能。

县交通运输局

22

智慧停车泊位设施

通过精准车位信息采集(车位探测、视频监控等)和高度整合的运营平台以多种形式为车主提供实时、准确的车位信息,在城区打造智慧停车体验区,计划期末建成智慧路边停车泊位800个,为市民提供停车服务,方便市民办事临时停靠,解决市民停车难问题并节省找车位的时间。

县交通运输局

23

“天府通办”南充分站点建设

升级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设“天府通办”南江分站点,打造便捷高效的便民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服务“掌上办”。

县经信局

24

工业大数据中心

新建工业大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机架装机容量达到3000U,为智能算力提供分布式支撑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